荨麻疹一般分为急性、慢性和特殊类型的荨麻疹。急性荨麻疹整个病程短于6周,多数能找到病因,如感染、药物、特殊饮食、接触过敏等;慢性荨麻疹病程超过6周,反复发作,病因难找。
一、急性荨麻疹(acuteurticaria)
起病常较急,皮肤突然瘙痒,很快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,呈圆形、椭圆形或不规则形,风团色鲜红,也可为苍白色,表面可呈橘皮样,这是由于毛细血管渗出急剧,压迫血管壁所致,或较小动脉收缩所致。风团开始时孤立或散在,逐渐扩大,融合成片,数小时内风团减轻,变为红斑而渐消失。但不断有新的风团出现,此伏彼起。风团有不同程度瘙痒,或有烧灼感、刺痛感。病情严重者可有烦燥、心慌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甚至血压下降,发生过敏性休克样症状;有的可因累及胃肠道粘膜而出现腹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,有的甚似急腹症,有的因食道水肿有进食困难;累及喉头粘膜时,可出现呼吸困难,甚至窒息;可伴有系统症状如全身不适、发热、头痛、食欲差等。如伴有高热、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,应注意有无严重感染的可能。大约有90%的急性荨麻疹在2~3周后症状消失,不再复发。血常规检查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。若合并感染时,白细胞总数、嗜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常可增高。
二、慢性荨麻疹(chronicurticaria)
全身症状一般较轻,风团时多时少,反复发生,病程在6周以上,有的发作有一定的规律,如晨起或临睡前加重,有的则无一定规律。有的间隔数日发作1次,有的为每日有风团发生。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病因,多数在5年内病情减轻,约20%患者病程可长达20年以上。
三、特殊类型荨麻疹
1.皮肤划痕症(dermatographism)亦称人工荨麻疹(factitiousurticaria)。用钝器划或用手搔抓皮肤后,沿着划痕发生条状隆起,并有瘙痒,不久即消退。可单独发生或与荨麻疹伴发。好发于身体受压部位如臀、肩、背、腰和前臂等处。
2.寒冷性荨麻疹(coldurticaria)较常见。可分为家族性(较罕见)和获得性两种。发好于面部、手背等暴露部位,在接触冷物、冷空气、冷风、食冷物后,发生红斑、风团,有轻到中等度瘙痒。如户外游泳或冷水浴可全身泛发。多合并血管性水肿,风团可很快消退。家族性者风团持续可达2天。皮损泛发者可有面部潮红、头痛、寒颤、心动过速、消化道症状,甚至呼吸困难、意识丧失等。家族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,于出生后不久或早年发病,终生反复不止,可有发热、头痛、关节痛、白细胞增多等。获得性可能与IgE有关。寒冷性荨麻疹可为某些疾病的症状之一,如单核细胞增多症、冷球蛋白血症、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(梅毒性)、冷纤维蛋白原血症,冷溶血症等。
3.胆碱能性荨麻疹(cholinergicueticaria)即小丘疹状荨麻疹。发好于青年人,男性多于女性。在热水浴,进食辛辣的食物、饮料,饮酒、情绪紧张、工作紧张、剧烈运动等,躯体深部温度上升,促使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生。在受刺激后数分钟即可发生风团。风团直径为1~3mm,周围有轻重不等的红晕。风团互不融合,可于20~60分钟内消退,亦可长达3小时。常散发于颈、腋窝、肘窝和四肢近端,很少发生于掌跖。自觉剧痒。泛发者可伴有乙酰胆碱的全身反应,如头痛、脉缓、流涎、瞳孔缩小及痉挛性腹痛、呕吐、腹泻等。重者可致晕厥、低血压等过敏性休克症状。一般经数年后可渐趋好转,部分可自动缓解。
4.日光性荨麻疹(solarurticaria)较少见。皮肤日光照后发生红斑和风团,伴痒或疼,光激发试验能诱发皮损。可由于中波和长波紫外线或可见光的电磁辐射所引起。风团除发生于暴露日光部位的皮肤外,也可发生于非暴露部位。在1小时内风团可消退。严重时可发生弥漫性皮肤水肿,并可伴有全身反应,如畏寒、头痛、乏力、腹痛,甚至晕厥。有时透过玻璃的日光亦可诱发。
5.压迫性荨麻疹(pressureurticaria)身体受压部位如臀部、上肢、掌跖等处受一定压力后,约4~8小时,局部发生肿胀性斑块,累及真皮和皮下组织,多数有痒感,或灼痛、刺痛等。持续8~12小时后可消退。半数患者可有全身症状,如头痛、眩晕、恶心、畏寒、发热、多汗、关节痛等。机制不明。 此外,还有接触性荨麻疹、水荨麻疹、热荨麻疹等。